士师记第13章逐节注解、祷读

【士十三1】「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耶和华将他们交在非利士人手中四十年。」

  • 百姓第七次的悖逆,还是「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1节;三7、12;四1;六1;八33;十6),但却没有提到拜哪个偶像,因为他们的问题不是外面的偶像,而是里面失去了分别为圣的实际。
  • 神对百姓的第七次管教,是使用「非利士人」(1节)来对付但和犹大支派。过去每一次管教,都是百姓忍受不了仇敌的欺压,回转呼求神(三9、15;四3;六6;十10)。这次虽然非利士人辖制百姓的时间最长,但百姓却忍了「四十年」(1节)也没有呼求。不是百姓的受苦能力越来越强,而是属灵的黑暗越来越深。因为在这四十年里,非利士人并没有大规模进攻中央山地(撒上四1),而是借着贸易和通婚(十四3)来渗透、掺杂。所以虽然「非利士人辖制以色列人」(十四4),但犹大支派和但支派却没有像在亚扪人手中那样「甚觉窘迫」(十9),而是甘心接受既成事实、伏在「辖制」之下(十五11),既不觉得很苦恼,也不觉得需要向神求告。今天许多习惯于与世界掺杂的信徒,也同样是在「非利士人辖制」下得过且过,在属灵的黑暗中苟延残喘,既没有分别为圣的实际,也没有从神而来的平安喜乐。
  • 虽然百姓并没有呼求,但神的恩典和信实绝不会因着人的属灵麻木而改变。神对我们的拯救,都是在我们还没祷告之前就开始的;祂在开始管教的时候,也提前准备了救恩;祂把百姓交给非利士人的同时,也预备了参孙的出生:所以「当非利士人辖制以色列人的时候,参孙作以色列的士师二十年」(十五20)。
上图:古埃及第二十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三世(Ramses III,主前1186-1155年在位)的Medinet Habu神庙中的壁面,描绘他与海上民族(Sea Peoples)的海上大战。这些海上民族可能就是当时大规模入侵迦南和埃及的非利士人。拉美西斯三世在位第8年,海上民族从海上及陆路入侵埃及,拉美西斯三世在海上和路上两场大战中获胜,但仍然不能阻止非利士人在埃及的势力范围迦南建国。「非利士人」来自迦斐托,即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创十14;摩九7),在亚伯拉罕的时代就小规模地迁到迦南沿海平原(创二十一34)。以色列人进迦南大约一百年多后,非利士人大量入侵埃及和迦南,定居在迦南沿海平原的迦萨、亚实基伦、亚实突、迦特、以革伦等五个城邑(撒上六17-18),主前13世纪被珊迦打败后(士三31),维持了一段和平。当以色列人还不会炼铁的时候,非利士人就已经使用铁兵器,在沿海平原从事农业、畜牧和海上贸易,越来越强盛。主前12世纪,非利士人开始向内陆发展,与亚扪人同时扰害欺压以色列人(士十7-8),亚扪人欺压了河东的两个半支派十八年,而非利士人欺压了河西的但和犹大支派四十年,一直到撒母耳在米斯巴大获全胜(撒上七13-14)。此后,非利士人还时常与扫罗和大卫争战,直到大卫在利乏音谷两次大胜(撒下五17-25),才制服了非利士人(撒下八1)。南北分裂以后,非利士人对南国犹大的侵扰一直延续到被掳巴比伦(结二十五15-17)。

上图:古埃及第二十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三世(Ramses III,主前1186-1155年在位)的Medinet Habu神庙中的壁面,描绘他与海上民族(Sea Peoples)的海上大战。这些海上民族可能就是当时大规模入侵迦南和埃及的非利士人。拉美西斯三世在位第8年,海上民族从海上及陆路入侵埃及,拉美西斯三世在海上和路上两场大战中获胜,但仍然不能阻止非利士人在埃及的势力范围迦南建国。「非利士人」来自迦斐托,即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创十14;摩九7),在亚伯拉罕的时代就小规模地迁到迦南沿海平原(创二十一34)。以色列人进迦南大约一百年多后,非利士人大量入侵埃及和迦南,定居在迦南沿海平原的迦萨、亚实基伦、亚实突、迦特、以革伦等五个城邑(撒上六17-18),主前13世纪被珊迦打败后(士三31),维持了一段和平。当以色列人还不会炼铁的时候,非利士人就已经使用铁兵器,在沿海平原从事农业、畜牧和海上贸易,越来越强盛。主前12世纪,非利士人开始向内陆发展,与亚扪人同时扰害欺压以色列人(士十7-8),亚扪人欺压了河东的两个半支派十八年,而非利士人欺压了河西的但和犹大支派四十年,一直到撒母耳在米斯巴大获全胜(撒上七13-14)。此后,非利士人还时常与扫罗和大卫争战,直到大卫在利乏音谷两次大胜(撒下五17-25),才制服了非利士人(撒下八1)。南北分裂以后,非利士人对南国犹大的侵扰一直延续到被掳巴比伦(结二十五15-17)。

上图:非利士五城(迦萨、亚实基伦、亚实突、迦特、以革伦),以及非利士人与以色列人争战的主要地点。以色列人称非利士人为「帕利士丁 P'lishtim」,他们的地为「帕勒斯坦 Pelesheth」。主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开始用「巴勒斯坦 Palaistinē」来称呼这个地区。「Palaistinē」的词根是「palaistes」,意思是「摔跤者」,而「以色列」这个词的意思就是「与神摔跤的人」。因此,「巴勒斯坦」很可能是「以色列」的希腊文意译。「非利士人之地 Pelesheth」只限于以色列的西南沿海平原,但亚里士多德说巴勒斯坦有个人不会沉下去的盐湖,显然并不限于西南沿海。希罗多德又说到巴勒斯坦的人行割礼,但非利士人并不行割礼,所以显然是指以色列之地、而不是非利士之地。主后135年,罗马帝国赶走犹太人,把犹太省改名为「叙利亚巴勒斯坦 Syria Palaestina」,后来被称为「巴勒斯坦 Palestine」,一直到1948年以色列复国。今天的巴勒斯坦人是二世纪以后陆续迁入的各民族混杂形成的,他们在七世纪之前大都是希腊化的基督徒,七世纪被阿拉伯人征服后仍然是基督徒,一直到1187年被萨拉丁(Saladin)征服后,才逐渐伊斯兰化。

图:非利士五城(迦萨、亚实基伦、亚实突、迦特、以革伦),以及非利士人与以色列人争战的主要地点。以色列人称非利士人为「帕利士丁 P’lishtim」,他们的地为「帕勒斯坦 Pelesheth」。主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开始用「巴勒斯坦 Palaistinē」来称呼这个地区。「Palaistinē」的词根是「palaistes」,意思是「摔跤者」,而「以色列」这个词的意思就是「与神摔跤的人」。因此,「巴勒斯坦」很可能是「以色列」的希腊文意译。「非利士人之地 Pelesheth」只限于以色列的西南沿海平原,但亚里士多德说巴勒斯坦有个人不会沉下去的盐湖,显然并不限于西南沿海。希罗多德又说到巴勒斯坦的人行割礼,但非利士人并不行割礼,所以显然是指以色列之地、而不是非利士之地。主后135年,罗马帝国赶走犹太人,把犹太省改名为「叙利亚巴勒斯坦 Syria Palaestina」,后来被称为「巴勒斯坦 Palestine」,一直到1948年以色列复国。今天的巴勒斯坦人是二世纪以后陆续迁入的各民族混杂形成的,他们在七世纪之前大都是希腊化的基督徒,七世纪被阿拉伯人征服后仍然是基督徒,一直到1187年被萨拉丁(Saladin)征服后,才逐渐伊斯兰化。

【士十三2】「那时,有一个琐拉人,是属但族的,名叫玛挪亚。他的妻不怀孕,不生育。」

【士十三3】「耶和华的使者向那妇人显现,对她说:『向来你不怀孕,不生育,如今你必怀孕生一个儿子。」

【士十三4】「所以你当谨慎,清酒浓酒都不可喝,一切不洁之物也不可吃。」

【士十三5】「你必怀孕生一个儿子,不可用剃头刀剃他的头,因为这孩子一出胎就归神作拿细耳人。他必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的手。』」

  • 「琐拉」(2节)是示非拉丘陵的一个城邑,位于和非利士人交界的梭烈谷。这城在但支派与犹大支派的边界上,先分给犹大(书十五33),后来又给了但(书十九41)。但支派被亚摩利人限制在山地(一34),可能大部分北迁(十八28-29),只剩下少数家族留在原地,参孙家族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他们被称为属「但族(Family)」(2节)的,而不是属「但支派(Tribe)」(十八1)。
  • 玛挪亚的妻子和撒拉(创十七17)、哈拿(撒上一2)、伊利莎白(路一7)一样,「不怀孕,不生育」(2节)。古代以色列的女人如果不能生育,被认为是极大的羞耻(创三十23),代表断绝了后代。但神却偏偏要把生命赐给这位没有希望的女人,再通过她的儿子把生命带给百姓。当众人都甘心伏在仇敌辖制之下的时候,神就使用没有盼望的女人为百姓兴起拯救;当众人都甘心在黑暗中麻木死亡的时候,神就叫不能生育的女人生一个拯救者从死里唤醒百姓。神要拣选「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林前一28-29)
  • 「清酒浓酒都不可喝」(4节),表明玛挪亚妻子的胎儿在母腹中就归神作了「拿细耳人」(5节)。「拿细耳人 ??????」原文词根「?????」的意思是「分别为圣、奉献自己」(5节),指一段时间或终生把自己分别为圣、专心事奉神的人。拿细耳人当守的条例是:1、远离清酒浓酒及所有的葡萄制品(民六3-4);2、不可剃头(民六5);3、不可挨近死尸(民六6)。「清酒 yayin/?????」原文可以指一切经过发酵的葡萄汁(创九21),也可以指尚未发酵的葡萄汁(赛十六10;耶四十八33;哀二12),可能用四分水对一分酒冲淡,又被译为「酒」(创十四18)。「浓酒 shekar/??????」原文是「会使人醉的酒」,指未经稀释的发酵饮料,容易使人喝醉(诗六十九12),又被译为「醇酒」(民二十八7)。
  • 拿细耳人应该是人主动许愿做的(民六2),但参孙做「拿细耳人」,却并非出于许愿,而是神所命定的。当百姓都不肯奉献自己归神使用的时候,神就命定参孙来显明拿细耳人的原则,用这个不合格的拿细耳人让百姓明白:如果神的百姓不肯「分别为圣、奉献自己」,放下自己的喜乐,单单以神为乐,就永远不能脱离失败的循环。神用参孙这个被动的、不合格的拿细耳人,激励哈拿主动献上了撒母耳(撒上一11),成为合格的拿细耳人。
  • 神给参孙的使命只是「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的手」(5节),真正制服非利士人的工作将由撒母耳(撒上七13)、扫罗(撒上十四47)、大卫(撒下八1)来完成。参孙的使命不是为了制服仇敌,而是要用他的经历和失败来唤醒沉睡在黑暗中的百姓,让他们回转过来作分别为圣的「拿细耳人」,彻底脱离失败的循环。所以虽然神赐给参孙特殊的力量,却任凭参孙放纵肉体、不能活出拿细耳人的实际,也任凭百姓对仇敌的辖制麻木不仁,没有人起来跟随参孙争战。
上图:Medinet Habu神庙壁画上被俘的非利士人战士形象。神预备参孙「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的手」(士十三5)。

上图:Medinet Habu神庙壁画上被俘的非利士人战士形象。神预备参孙「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的手」(士十三5)。

【士十三6】「妇人就回去对丈夫说:『有一个神人到我面前来,他的相貌如神使者的相貌,甚是可畏。我没有问他从哪里来,他也没有将他的名告诉我,」

【士十三7】「却对我说:“你要怀孕生一个儿子,所以清酒浓酒都不可喝,一切不洁之物也不可吃;因为这孩子从出胎一直到死,必归神作拿细耳人。”』」

【士十三8】「玛挪亚就祈求耶和华说:『主啊,求祢再差遣那神人到我们这里来,好指教我们怎样待这将要生的孩子。』」

【士十三9】「神应允玛挪亚的话;妇人正坐在田间的时候,神的使者又到她那里,她丈夫玛挪亚却没有同她在一处。」

【士十三10】「妇人急忙跑去告诉丈夫说:『那日到我面前来的人,又向我显现。』」

【士十三11】「玛挪亚起来跟随他的妻来到那人面前,对他说:『与这妇人说话的就是你吗?』他说:『是我。』」

【士十三12】「玛挪亚说:『愿你的话应验!我们当怎样待这孩子,他后来当怎样呢?』」

【士十三13】「耶和华的使者对玛挪亚说:『我告诉妇人的一切事,她都当谨慎。」

【士十三14】「葡萄树所结的都不可吃,清酒浓酒都不可喝,一切不洁之物也不可吃。凡我所吩咐的,她都当遵守。』」

  • 当以色列人都「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1节)的时候,玛挪亚却对神大有信心,还没看见「耶和华的使者」(3节)就已经信了。当「主的使者」(路一11)向施洗约翰的父亲祭司撒迦利亚显现的时候,他居然要求行一个神迹来证明这事(路一18);而玛挪亚则是盼望夫妻一起明白照着神的旨意「怎样待这将要生的孩子」(8节)。虽然这位父亲在属灵上比妻子迟钝一点(13-14节;22-23节),但也是神所喜悦的,所以神应允了他的祷告(9节)。
  • 玛挪亚所问的「我们当怎样待这孩子,他后来当怎样呢」(12节),原文是「这孩子的生活规范是什么?他的使命是什么?」(英文ESV译本),表明他不但关心这孩子应当如何活,也关心这孩子将来怎样完成他的使命。但神并没有披露具体的计划,只是重申「凡我所吩咐的,她都当遵守」(14节)。因为人最重要的是活在神的话语里,而不是去知道未来的秘密;人的责任是在神面前正确地活,神自己会负责使用我们的一生。但这孩子长大后却完全活在自己里面,正如神拣选以色列人「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十九6),百姓却「各人任意而行」(二十一25)。

【士十三15】「玛挪亚对耶和华的使者说:『求你容我们款留你,好为你预备一只山羊羔。』」

【士十三16】「耶和华的使者对玛挪亚说:『你虽然款留我,我却不吃你的食物,你若预备燔祭就当献与耶和华。』原来玛挪亚不知道他是耶和华的使者。」

【士十三17】「玛挪亚对耶和华的使者说:『请将你的名告诉我,到你话应验的时候,我们好尊敬你。』」

【士十三18】「耶和华的使者对他说:『你何必问我的名,我名是奇妙的。』」

【士十三19】「玛挪亚将一只山羊羔和素祭在磐石上献与耶和华,使者行奇妙的事;玛挪亚和他的妻观看,」

【士十三20】「见火焰从坛上往上升,耶和华的使者在坛上的火焰中也升上去了。玛挪亚和他的妻看见,就俯伏于地。」

  • 玛挪亚准备设宴款待「耶和华的使者」(15节),以为他只是一位先知。但「耶和华的使者」拒绝与玛挪亚同吃,而是要求玛挪亚献祭(16节)。
  • 「奇妙的」(19节)原文是「奇妙的、无法理解的」,也译为「不能测的」(诗一百三十九6)。这名字表明这位天使是代表神自己(20节)。
  • 「献与耶和华,使者行奇妙的事」(19节)原文是「献与行奇妙事的耶和华」(英文ESV译本)。

【士十三21】「耶和华的使者不再向玛挪亚和他的妻显现,玛挪亚才知道他是耶和华的使者。」

【士十三22】「玛挪亚对他的妻说:『我们必要死,因为看见了神。』」

【士十三23】「他的妻却对他说:『耶和华若要杀我们,必不从我们手里收纳燔祭和素祭,并不将这一切事指示我们,今日也不将这些话告诉我们。』」

【士十三24】「后来妇人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参孙。孩子长大,耶和华赐福与他。」

【士十三25】「在玛哈尼·但,就是琐拉和以实陶中间,耶和华的灵才感动他。」

  • 玛挪亚夫妇看见了圣洁的神,却没有因此死亡,是因为神从他们那里接纳了「燔祭和素祭」(23节),又启示了祂的心意。今天,神既然借着圣经向我们启示了世界的结局,也表明祂向我们所怀的意念「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耶二十九11)。神的心意不是要叫人不信而灭亡,而是要叫人因信而得永生。
  • 「参孙」(24节)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像太阳一样」。
  • 「以实陶」(25节)位于「琐拉」东面大约2.5公里。「玛哈尼·但」(25节)的意思是「但之营」,指但支派扎营的地方。「玛哈尼·但」这个地名曾被用于不同的地点(十八12),表明但支派长期不能攻取自己的产业,因此到处迁徙。
  • 「耶和华的灵才感动他」(25节),指圣灵从「玛哈尼·但」开始赐给参孙巨大的力量。「感动」(25节)的原文是「猛推、驱使」,表明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推动参孙。
  • 但支派是一个不顺服的支派,他们中间的大部分因为不能攻取自己的产业,已经「越过原得的地界」(书十九47),跑到北方占领了容易攻占的拉亿(十八28-29)。神却在这个不顺服的支派中拣选了余剩的玛挪亚夫妇,在没有盼望的人中预备出祂要使用的器皿,「伸手救回自己百姓中所余剩的」(赛十一11)。
上图:以实陶、琐拉、伯示麦、亭拿是沿着梭烈溪上游到下游的一系列城邑。梭烈谷是非利士人和示非拉丘陵的以色列人的分界线。参孙一生的大部分活动都在家乡附近的梭烈谷一带。

上图:以实陶、琐拉、伯示麦、亭拿是沿着梭烈溪上游到下游的一系列城邑。梭烈谷是非利士人和示非拉丘陵的以色列人的分界线。参孙一生的大部分活动都在家乡附近的梭烈谷一带。




来源:https://cmcbiblereading.org/

 






上一篇:士师记第12章逐节注解、祷读
下一篇:士师记第14章逐节注解、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