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第12章逐节注解、祷读

【赛十二1】「到那日,你必说:耶和华啊,我要称谢祢!因为祢虽然向我发怒,祢的怒气却已转消;祢又安慰了我。」

【赛十二2】「看哪!神是我的拯救;我要倚靠祂,并不惧怕。因为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诗歌,祂也成了我的拯救。」

  • 本章是救恩之歌,与第六章首尾呼应,是六-十一章的结语,也是一-十一章的总结。六-十二章以先知个人的蒙召开始,以百姓的敬拜结束,启示了弥赛亚的救赎计划。
  • 虽然神五次宣告「耶和华的怒气还未转消,祂的手仍伸不缩」(五25;九12、17、21;十4),但「祂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祂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也没有照我们的罪孽报应我们」(诗一百零三9-10)。即使在严厉的管教之中,祂也安慰百姓:「还有一点点时候,向你们发的忿恨就要完毕」(十25)。因此,「到那日」(1节),当弥赛亚为百姓付上赎价(五十三10-12)、「伸手救回自己百姓中所余剩的」(十一11)的时候,神的怒气将「已转消」(1节)。而百姓有了蒙拯救的个人经历,才能体会自己的败坏、称谢神的安慰(1节)。经历救恩的结果,是让人倚靠神,得着安息、力量和喜乐(2节),所以「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五16-18)。
  • 「我要倚靠祂,并不惧怕」(2节),这是《以赛亚书》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十20;十二2;二十六3-4;三十六7、15;三十七10;五十10)。神管教百姓的目的,并非为了败坏人,而是要使人放弃对自己的幻想、回归真实的信心,「不再倚靠那击打他们的,却要诚实倚靠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十20)。
  • 第2节的开头和结尾都是「拯救」(2节),宣告神是救恩的源头和施行者:祂是我们的「拯救」,祂也定意要成为我们的「拯救」。
  • 「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诗歌,祂也成了我的拯救」(2节),引自摩西的得胜之歌(出十五2),这也是主耶稣在最后的晚餐后所唱的得胜之歌(诗一百一十八14)。正如第一次出埃及的结果是摩西之歌(出十五2),第二次出埃及的结果也是救恩之歌。
  • 神所要的乃是个人的见证、更是团体的见证:选民团体中的每个人都要认识神的「拯救」,得救的个人也必须加入基督的身体,一起饮于「救恩的泉源」(3节),一起向「万民」(4节)作见证。为此,本诗原文的动词交错使用了阳性和阴性、单数和复数,组成了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 A. 弟兄个人的敬拜(1-2节);
    •  B. 众人的敬拜(3-5节);
    • A1. 姊妹个人的敬拜(6节)。

【赛十二3】「所以,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

【赛十二4】「在那日,你们要说:当称谢耶和华,求告祂的名;将祂所行的传扬在万民中,提说祂的名已被尊崇。」

【赛十二5】「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歌,因祂所行的甚是美好;但愿这事普传天下。」

  • 进入救恩是个人的经验(2节),但却要在团体中享受它(3节),所以3-5节原文的动词都是复数。
  • 「救恩」(3节)和「拯救」(2节)原文是同一个词,不是只有一次经验,而是一个不断的泉源,好让倚靠神的得救团体不断取用,正如出埃及的百姓不断得着神活水的供应(出十五25、27;十七6;林前十4)。主耶稣在住棚节的最后一天邀请百姓到祂那里(约七37),因为祂就是那活水的泉源(约四13-14)。将来全体以色列人都将接受主耶稣的救恩,「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
  • 「称谢耶和华,求告祂的名;将祂所行的传扬在万民中」(4节),这是祭司的职责。经历了拯救的以色列全家将被恢复成为「祭司的国度」(出十九6),而每一个重生得救的新约信徒也当成为「有君尊的祭司」(彼前二9),「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
  • 「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歌」(5节),引自出埃及、过红海之后的摩西之歌(出十五1、21)。
  • 神对百姓的管教和拯救,不但是为了洁净(四4)败坏的「锡安的居民」(6节;三16-四1),更是为了把神的作为「普传天下」(5节)。百姓在哪里失败,神就要在哪里得胜;失败的百姓被掳到列邦(十一11),结果却是将神「所行的传扬在万民中」(4节)。新约世代有许多犹太人弃绝福音,却使「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借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弗三6)。「若他们被丢弃,天下就得与神和好,他们被收纳,岂不是死而复生吗」(罗十一15)?
上图:位于耶路撒冷的西罗亚池(Pool of Siloam)遗址,是当时最大的浸池(Mikvah)。在主耶稣的时代,住棚节的七日每天早晨都有一位祭司提着金壶到西罗亚池子打水,表示承认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是因为「厌弃西罗亚缓流的水」(赛八6),所以要悔改仰望「以马内利」(赛八8)的应许,「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赛十二3)。到耶路撒冷来过节的犹太人在登圣殿山之前,要在这里行净身礼,然后一边走台阶上行到圣殿,一边吟唱上行之诗诗篇第125-129篇。

上图:位于耶路撒冷的西罗亚池(Pool of Siloam)遗址,是当时最大的浸池(Mikvah)。在主耶稣的时代,住棚节的七日每天早晨都有一位祭司提着金壶到西罗亚池子打水,表示承认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是因为「厌弃西罗亚缓流的水」(赛八6),所以要悔改仰望「以马内利」(赛八8)的应许,「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赛十二3)。到耶路撒冷来过节的犹太人在登圣殿山之前,要在这里行净身礼,然后一边走台阶上行到圣殿,一边吟唱上行之诗诗篇第125-129篇。

【赛十二6】「锡安的居民哪,当扬声欢呼,因为在你们中间的以色列圣者乃为至大。」

  • 当神重新回到锡安(四5-6),住在祂的百姓当中,被百姓高举为「至大」(6节)的时候,以色列十二支派将被恢复到「祭司的国度」(出十九6)的实际里。
  • 「以色列圣者」(6节)就是神自己(一4;五16、19、24;六3;十17、20),这个称号贯穿了全书。神是圣洁的,这是《以赛亚书》另一个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 本章是一首救恩之歌,也是一首信心之歌。先知以赛亚在发表这篇救恩之歌的时候,百姓已经堕落到「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六10)的地步,环境里「尽是艰难、黑暗,和幽暗的痛苦」(八22)。惟有透过信心的眼睛,才能在羞辱、黑暗的环境里「等候那掩面不顾雅各家的耶和华」(八17),相信「万军之耶和华的热心必成就这事」(九7)。今天,实践大使命的信徒之所以能「时常坦然无惧」(林后五6),是「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林后五7)。任何一种急功近利的事奉或「教会增长术」,都是否认「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林前二2),都是在传「别的福音」(加一6)。只有相信「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罗一16)的人,才能不看人数、不求喝彩,在被拒绝、被耻笑、被逼迫的时候仍然「不以福音为耻」(罗一16);因为我们知道,福音的果子「只在那叫他生长的神……但将来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赏赐。因为我们是与神同工的」(林前三7-9)。



来源:https://cmcbiblereading.org/

 






上一篇:以赛亚书第11章逐节注解、祷读
下一篇:以赛亚书第13章逐节注解、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