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书第39章逐节注解、祷读

【耶三十九1】「犹大王西底家第九年十月,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全军来围困耶路撒冷。」

【耶三十九2】「西底家十一年四月初九日,城被攻破。」

【耶三十九3】「耶路撒冷被攻取的时候,巴比伦王的首领尼甲·沙利薛、三甲·尼波、撒西金——拉撒力、尼甲·沙利薛——拉墨,并巴比伦王其余的一切首领都来坐在中门。」

  • 本章记录了耶路撒冷陷落的过程,这是三十四-四十五章交错对称结构的中心,也是「虚假平安的破灭」这个主题的高潮。
  • 「犹大王西底家第九年十月」(1节),耶利米传道已经四十年,他一直预言的「拔出、拆毁、毁坏、倾覆」(一10)终于来临了。巴比伦从西底家「作王第九年十月初十日」(五十二4)开始围城,一直到「十一年四月初九日,城被攻破」(1节),从主前588年冬天持续到586年夏天。虽然期间巴比伦曾经短暂撤军(三十七5),但整个抵抗的时间长达十八个月。
  • 城破之后,敌军的众首领坐在城北的「中门」(3节),象征已经控制这城、实行统治的权柄。第3节列出的三位首领包括:担任「三甲·尼波」(3节)的尼甲·沙利薛、担任「拉撒力」(3节)的撒西金和担任「拉墨」(3节)的尼甲·沙利薛。第一位「尼甲·沙利薛」(3节)是尼布甲尼撒王的女婿(涅里格利沙尔 Neriglissar,主前560年-556年执政),后来篡夺了尼布甲尼撒儿子的王位。「三甲·尼波、拉撒力、拉墨」都是巴比伦的官衔名称。
  • 耶路撒冷已经两次被掳、精英尽失(王下二十四14),但经过西底家九年的经营,已经防御坚固、物资充足、战士顽强。相反,漫长的围城对于远道而来的巴比伦军队极为不利。难怪众首领拒绝听从先知的反复劝告,不肯轻易「出去归降迦勒底人」(二十一9;三十八2、17、18)。北国的撒马利亚面对不可一世的亚述帝国,竟能顽强抵抗三年(王下十八9-10);而南国的耶路撒冷面对横扫天下的巴比伦帝国,也能苦苦坚持十八个月,直到城内粮食耗尽(五十二6)、甚至以人肉充饥(哀四10)。以色列十二支派在仇敌面前都是意志坚强的战士,在神面前也是「硬着颈项的百姓」(出三十二9)。当神的管教临到的时候,我们又会坚持多久呢?
  • 以色列人从出埃及到扫罗作王,是神作王的时代,结果是人厌弃神作王(撒上八7)、选择人作王(撒上八5)。从扫罗作王到「城被攻破」(2节),是人作王的时代,结局是彻底被掳、失去主权。神的百姓离「祭司的国度」(出十九6)越来越远,神允许他们落到这种失败的光景里,正是为了显明一个事实:人若离开了神,什么都会越做越走样;因此,人在地上已经无路可走,只能顺服等候弥赛亚的救赎。

【耶三十九4】「犹大王西底家和一切兵丁看见他们,就在夜间从靠近王园两城中间的门出城逃跑,往亚拉巴逃去。」

【耶三十九5】「迦勒底的军队追赶他们,在耶利哥的平原追上西底家,将他拿住,带到哈马地的利比拉、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那里;尼布甲尼撒就审判他。」

【耶三十九6】「巴比伦王在利比拉、西底家眼前杀了他的众子,又杀了犹大的一切贵胄,」

【耶三十九7】「并且剜西底家的眼睛,用铜链锁着他,要带到巴比伦去。」

【耶三十九8】「迦勒底人用火焚烧王宫和百姓的房屋,又拆毁耶路撒冷的城墙。」

  • 「两城中间」(4节),意思是「两道城墙中间」(赛二十二11), 位于耶路撒冷之东南。王园位于西罗亚池附近(尼三15),两城中间的门可能就是泉门(尼二14)。
  • 「亚拉巴」(4节)就是约旦河谷。耶路撒冷的北面是敌军攻城的主要方向,西面不远是大海、南面不远是旷野,只有东面最适合逃跑。从耶路撒冷向东过了汲沦溪,经过犹大旷野和约旦河谷,逃往约旦河东,这是大卫躲避押沙龙时的逃亡路线(撒下十五23),现在也成了西底家的逃跑路线。
  • 「耶利哥的平原」(5节)位于约旦河谷,越过约旦河就能逃到摩押、亚扪和以东(四十11)。但西底家却功亏一篑,在渡河之前被巴比伦人追上了。实际上,这是西底家的罪孽追上了他(诗四十12)、是神的烈怒追上了他(诗六十九24)。
  • 「哈马地的利比拉」(5节),位于北方亚兰的一个大平原上。过去,这里是法老尼哥进攻巴比伦的基地(王下二十三33);现在,这里又成了尼布甲尼撒进攻埃及的大营。
  • 西底家所受的残酷刑罚(6-7节),是新巴比伦帝国对叛逆者的惩罚,也是悖逆神的人自作自受。两个表面上矛盾的预言就这样应验了:1、西底家要与巴比伦王「眼对眼彼此相看」(三十二4);2、他将死在巴比伦,却「看不见那地」(结十二13)。
上图:犹大旷野位于犹大山地和约旦河谷之间。从橄榄山东面不远处开始就是绵延的山坡,草木稀疏,人迹罕至,从海拔900多米的犹大山地向东一直下降到海平面以下400多米的死海,南北约长100公里,东西宽约20-25公里。犹大旷野的地势由西至东下降约1300米,开始是许多平滑光秃的白垩山头连绵起伏,溪谷与沟壑纵横交错,靠近死海时逐渐变成陡峭的峡谷,到死海边成为嶙峋的悬崖。犹大旷野位于中央山地分水岭以东,地中海的雨云由西吹来,大部份雨水落在分水岭西面,分水岭东面的犹大旷野非常干旱,又有干燥的东风吹刮,雨季才偶尔有阵雨。在雨季的几个星期,干涸的旱溪(Wadi)中会激流奔涌,旷野中会长出少许植物。 大卫曾在犹大旷野躲避扫罗和押沙龙的追杀(撒上二十三14,24;二十四1;撒下十五23),他将犹大旷野描述为「干旱疲乏无水之地」(诗六十三1)。每年赎罪日,「归于阿撒泻勒的山羊」从圣殿被放到犹大旷野(利十六10)。以西结在异象中看见一条溪流从圣殿流出,经过这片旷野,灌溉两岸繁茂的树木(结四十七1-10)。施洗约翰在死海北面的那片犹大旷野开始传道(太三1-6),主耶稣很可能也在犹大旷野受魔鬼引诱(太四1)。

上图:犹大旷野位于犹大山地和约旦河谷之间。从橄榄山东面不远处开始就是绵延的山坡,草木稀疏,人迹罕至,从海拔900多米的犹大山地向东一直下降到海平面以下400多米的死海,南北约长100公里,东西宽约20-25公里。犹大旷野的地势由西至东下降约1300米,开始是许多平滑光秃的白垩山头连绵起伏,溪谷与沟壑纵横交错,靠近死海时逐渐变成陡峭的峡谷,到死海边成为嶙峋的悬崖。犹大旷野位于中央山地分水岭以东,地中海的雨云由西吹来,大部份雨水落在分水岭西面,分水岭东面的犹大旷野非常干旱,又有干燥的东风吹刮,雨季才偶尔有阵雨。在雨季的几个星期,干涸的旱溪(Wadi)中会激流奔涌,旷野中会长出少许植物。
大卫曾在犹大旷野躲避扫罗和押沙龙的追杀(撒上二十三14,24;二十四1;撒下十五23),他将犹大旷野描述为「干旱疲乏无水之地」(诗六十三1)。每年赎罪日,「归于阿撒泻勒的山羊」从圣殿被放到犹大旷野(利十六10)。以西结在异象中看见一条溪流从圣殿流出,经过这片旷野,灌溉两岸繁茂的树木(结四十七1-10)。施洗约翰在死海北面的那片犹大旷野开始传道(太三1-6),主耶稣很可能也在犹大旷野受魔鬼引诱(太四1)。

【耶三十九9】「那时,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将城里所剩下的百姓和投降他的逃民,以及其余的民都掳到巴比伦去了。」

【耶三十九10】「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却将民中毫无所有的穷人留在犹大地,当时给他们葡萄园和田地。」

  • 「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将城里所剩下的百姓和投降他的逃民,以及其余的民都掳到巴比伦去了」(9节),是为了避免再次叛乱。新巴比伦帝国与亚述帝国不同,并不完全迁徙整个被征服民族,而是只把叛逆民族的社会精英掳为人质,同时让原有的贵族宗室继续统治藩属国。事实上,耶路撒冷被毁时,巴比伦只掳走了八百三十二人(五十二29),「却将民中毫无所有的穷人留在犹大地」(10节),以免当地田地荒芜、出现政治真空。根据犹太史学家约瑟夫的记载,尼布甲尼撒掳走犹大以后,并没有在犹大地安置任何民族,耶路撒冷和圣殿被荒废了七十年之久(《犹太古史记》卷10第9章184节)。
  • 「当时给他们葡萄园和田地」(10节),是把无主的土地重新分配给没有地业的贫民,一方面是笼络人心,一方面是让他们给巴比伦纳税。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新崛起的帝国所要得到的不是一片废墟,而是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地上再残暴的征服者也不会毫无理由地屠杀百姓,再仁慈的统治者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大发善心。

【耶三十九11】「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提到耶利米,嘱咐护卫长尼布撒拉旦说:」

【耶三十九12】「『你领他去,好好地看待他,切不可害他;他对你怎么说,你就向他怎么行。』」

【耶三十九13】「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和尼布沙斯班——拉撒力、尼甲·沙利薛——拉墨,并巴比伦王的一切官长,」

【耶三十九14】「打发人去,将耶利米从护卫兵院中提出来,交与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带回家去。于是耶利米住在民中。」

  • 巴比伦人非常迷信,特别尊崇术士与占卜的人,他们可能把耶利米看作一个灵验的预言家,也可能把他当作一位有影响力的亲巴比伦派,所以巴比伦王下令释放耶利米、并且加以特别保护(12节),以便让他帮助巴比伦安抚人心。
  • 耶利米的预言不被自己的同胞接受,却在外邦受到欢迎(四十2-3);神百姓的首领逼迫先知(三十八4),迷信的巴比伦王却尊重耶利米(12节)。这是一个讽刺,正如主耶稣所说的:「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太十三57)。这也应验了神所应许的:「你不要惧怕他们,因为我与你同在,要拯救你」(一8)。
  • 「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14节)被巴比伦立为管理犹大余民的省长(四十5),他的父亲亚希甘之前就保护过耶利米(二十六24)。这是一个祖孙三代都敬畏神的家庭,先知的一切都在神的护理之中。

【耶三十九15】「耶利米还囚在护卫兵院中的时候,耶和华的话临到他说:」

【耶三十九16】「『你去告诉古实人以伯·米勒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说降祸不降福的话必临到这城,到那时必在你面前成就了。」

【耶三十九17】「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拯救你,你必不至交在你所怕的人手中。」

【耶三十九18】「我定要搭救你,你不至倒在刀下,却要以自己的命为掠物,因你倚靠我。这是耶和华说的。』」

  • 15-18节的话可能是耶利米被「从护卫兵院中提出来」(14节)之前转达给以伯·米勒的。
  • 「古实人以伯·米勒」(16节)曾经向西底家告发拘禁先知的众首领「向先知耶利米一味地行恶」(三十八9),很可能会遭到打击报复。既然他对西底家王有不少影响力,城破之后也可能成为被巴比伦诛杀的对象(王下二十五19-21)。因此,神应许:「到那日我必拯救你,你必不至交在你所怕的人手中」(17节),而且「不至倒在刀下,却要以自己的命为掠物」(18节),平安地被掳往巴比伦。
  • 本章记录了耶路撒冷陷落的悲惨过程,最后却以追述神对「古实人以伯·米勒」的拯救应许作为结尾;本章在结尾的四节才提到神,并且每一节都提到神。这并非人随意记录的流水账,而是圣灵的「神来之笔」——人所倚靠的虚假平安破灭了,但却不是神的失败,而是神的得胜。救恩的历史始终都在神的管理之中:
    1. 神的「仆人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十五9;二十七6)照着神的旨意拆毁了有名无实的耶路撒冷(8节),却保护了另外一位仆人先知耶利米(12节)。
    2. 悖逆神的大卫后裔被神弃绝(6-7节),信靠神的外邦人却蒙拯救。
  • 神的百姓既然「弃绝这道,断定自己不配得永生」(徒十三46)),救恩就开始「转向外邦人」(徒十三46)——「他们失脚是要他们跌倒吗?断乎不是!反倒因他们的过失,救恩便临到外邦人,要激动他们发愤」(罗十一11)。神宣告:外邦人以伯·米勒获救的原因,不是因为积德行善,而是「因你倚靠我」(18节)、对神的话语有信心——「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那本来不追求义的外邦人反得了义,就是因信而得的义」(罗九30)。



来源:https://cmcbiblereading.org/

 






上一篇:耶利米书第38章逐节注解、祷读
下一篇:耶利米书第40章逐节注解、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