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结书第33章逐节注解、祷读

【结三十三1】「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结三十三2】「『人子啊,你要告诉本国的子民说:我使刀剑临到哪一国,那一国的民从他们中间选立一人为守望的。」

【结三十三3】「他见刀剑临到那地,若吹角警戒众民,」

【结三十三4】「凡听见角声不受警戒的,刀剑若来除灭了他,他的罪(原文是血)就必归到自己的头上。 」

【结三十三5】「他听见角声,不受警戒,他的罪必归到自己的身上;他若受警戒,便是救了自己的性命。」

【结三十三6】「倘若守望的人见刀剑临到,不吹角,以致民不受警戒,刀剑来杀了他们中间的一个人,他虽然死在罪孽之中,我却要向守望的人讨他丧命的罪(原文是血)。 」

【结三十三7】「『人子啊,我照样立你作以色列家守望的人。所以你要听我口中的话,替我警戒他们。」

【结三十三8】「我对恶人说:“恶人哪,你必要死!”你——以西结若不开口警戒恶人,使他离开所行的道,这恶人必死在罪孽之中,我却要向你讨他丧命的罪(原文是血)。 」

【结三十三9】「倘若你警戒恶人转离所行的道,他仍不转离,他必死在罪孽之中,你却救自己脱离了罪。』」

  • 本章是《以西结书》的转折点:耶路撒冷已经被毁,所以神结束了审判的信息,开始宣告国度的复兴。本章之前的启示,重点是耶路撒冷的过去和现在;而从本章开始,重点将是耶路撒冷的未来。三十三-三十九章的主题是「神复兴以色列家,彰显荣耀」,与三16-二十四章「神审判以色列家,收回荣耀」前后呼应。这七章组成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 A. 百姓仍需守望(三十三章);
    •  B. 神将赐下好牧人(三十四章);
    •   C. 西珥将荒凉(三十五章);
    •    D. 以色列将复兴(三十六章);
    •   C1. 枯骨将复活(三十七1-14);
    •  B1. 南北同归好牧人(三十七15-28)
    • A1. 百姓仍需争战(三十八-三十九章)。
  • 本章的主题是「百姓仍需守望」,与三十八-三十九章「百姓仍需争战」首尾呼应。本章也是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 A. 先知仍需守望(2-9节);
    •  B. 纠正对审判的误解(10-20节);
    •   C. 城已攻破(21-22节);
    •  B1. 纠正对恩典的错觉(23-29节);
    • A1. 百姓仍未苏醒(30-33节)。
  • 1-9节是神第二次差遣先知,与三17-21相似。虽然先知的事奉翻开了新的一页,但在展望未来之前(21-22节),神却重申了守望者的使命,表明先知仍需守望。
  • 守望者负责在夜间看守城池或禾场,负责在危险临近时「吹角警戒众民」(3节)。如果守望者及时吹角,每个听到角声的人都要为自己的回应负责(4-5节)。如果守望者「不吹角」(6节),不但没有听到角声的人会被杀,守望者也要被追讨(6节)。
  • 「角 ?????/shook」原文是「公羊角」,指羊角号(Shofar)。这个词在本书中只出现在本章(3、4、5、6节),提醒我们「吹角」守望在国度复兴中的重要性。三十三-三十九章原文一共出现了十四次「刀剑 ?????/kheh’-reb」,其中七次出现在本章(2、3、4、6×2、26、27),五次出现在三十八-三十九章(三十八4、8、21×2;三十九23),也提醒我们本章和三十八-三十九章的首尾呼应。当神第一次差遣先知的时候,只是宣告「我立你作以色列家守望的人」(三17);但第二次差遣的时候,却是首先列举「刀剑」和「吹角」的例子(2-6节),然后才宣告「我照样立你作以色列家守望的人」(7节)。因为审判固然会面临争战,复兴更需要经历争战(三十八-三十九章);审判时代的「刀剑」和复兴时代的「刀剑」一样,表面上来自仇敌,实际上来自神自己。
  • 先知以西结第二次蒙差遣的使命,仍然是「作以色列家守望的人」(7节),替神「警戒」(7节)百姓,使他们「使他离开所行的道」(8节)。审判的时候固然需要守望的人(三17),复兴的时候也需要设立守望者。
  • 「所以你要听我口中的话,替我警戒他们」(7节),表明真正的守望者乃是神自己,先知的职责是忠实地传递神所发出的警号,他所需要留意的不是观察环境,而是注意听神「口中的话」。
  • 「我却要向你讨他丧命的罪」(8节),指先知「若不开口警戒恶人」(8节),就要为他们的死亡负责。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向神交账:作神话语出口的人若是闭口不说,责任在我们;受到警戒的人若是充耳不闻,责任在他们。因此,先知替神警戒百姓,并没有什么可夸的,只不过是「救自己脱离了罪」(9节);同样,「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林前九16)。
  • 当神第一次差遣先知的时候,不但提到「警戒恶人」(三19),也提到「警戒义人」(三21);但第二次差遣的时候,却只强调「警戒恶人」(8、9节)。当神第一次差遣先知的时候,宣告「听的可以听,不听的任他不听」(三27)。但第二次差遣的时候,却不再重申这句话。因为先知第二次的使命是宣告复兴的恩典,而神的恩典对于蒙拣选的义人是不可抗拒的。
上图:一个犹太人于赎罪日在哭墙吹响羊角号(Shofar)。

上图:一个犹太人于赎罪日在哭墙吹响羊角号(Shofar)。

【结三十三10】「『人子啊,你要对以色列家说:“你们常说:我们的过犯罪恶在我们身上,我们必因此消灭,怎能存活呢?”」

【结三十三11】「你对他们说,主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断不喜悦恶人死亡,惟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以色列家啊,你们转回,转回吧!离开恶道,何必死亡呢?」

【结三十三12】「人子啊,你要对本国的子民说:义人的义,在犯罪之日不能救他;至于恶人的恶,在他转离恶行之日也不能使他倾倒;义人在犯罪之日也不能因他的义存活。」

【结三十三13】「我对义人说:“你必定存活!”他若倚靠他的义而作罪孽,他所行的义都不被记念。他必因所作的罪孽死亡。」

【结三十三14】「再者,我对恶人说:“你必定死亡!”他若转离他的罪,行正直与合理的事:」

【结三十三15】「还人的当头和所抢夺的,遵行生命的律例,不作罪孽,他必定存活,不至死亡。」

【结三十三16】「他所犯的一切罪必不被记念。他行了正直与合理的事,必定存活。」

【结三十三17】「『你本国的子民还说:“主的道不公平。”其实他们的道不公平。」

【结三十三18】「义人转离他的义而作罪孽,就必因此死亡。」

【结三十三19】「恶人转离他的恶,行正直与合理的事,就必因此存活。」

【结三十三20】「你们还说:“主的道不公平。”以色列家啊,我必按你们各人所行的审判你们。』」

  • 10-20节是神纠正百姓对审判的误解,与十八21-29相似。
  • 面对神的话语,百姓原来的态度是不信和嘲笑(十二22),或是把责任推给父辈(十八2)。现在,圣城和圣殿都已被毁,虚假的盼望彻底破灭(耶七4),所以百姓不再否定先知的话,而是陷入灰心绝望(三十七11),常说「我们的过犯罪恶在我们身上,我们必因此消灭,怎能存活呢」(10节)。作为对这些自暴自弃者的回应,神第二次宣告(十八32):「我断不喜悦恶人死亡,惟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11节)。
  • 「以色列家啊,你们转回,转回吧!离开恶道,何必死亡呢」(11节),这是神呼唤人回转。虽然人无法倚靠自己「心意更新而变化」(罗十二2),也无法从罪恶的辖制中自我拯救,但回转是必要的、行动是必须的,放下自己不等于躺倒、否定肉体不等于不动。因为人只有尝试了各种失败,才能真正否定肉体、放下自己,转而「诚实倚靠耶和华」(赛十20)。那时,神就会宣告:「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三十六26);神也会为人预备救主,「祂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一21)。
  • 在旧约中,「义人」(12节)指忠于圣约、与神关系正确的人,并非无罪、更非不会犯罪,否则律法就不必设立赎罪祭了。因此,义人和罪人都需要守望者的警戒,才能得以离开恶行、脱离死亡,并不能倚靠自己过去的义行得救(12-13节)。
  • 在十八21-24中,神首先对恶人说话,然后才对义人说话;但在13-16节中,神却颠倒了顺序,首先对义人说话,然后对恶人说话。因为神要鼓励灰心丧气的百姓:
    • 首先,一个人不能永远躺在功劳簿上,「义人的义,在犯罪之日不能救他」(12节),「义人在犯罪之日也不能因他的义存活」(12节)。相反,义人若是离善行恶,就「必因所作的罪孽死亡」(13节),「他所行的义都不被记念」(13节)。「所以,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十12)。这并不是因为功不抵过,而是因为神的公义。行善只是人当行的本分,既不能用来贿赂神、也不能交换赏赐。因为连行善的能力都是神所预备的恩典,「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弗二10)。所以,一个离善行恶的人,必须为滥用恩典接受审判(太二十五26-30),但并非指重生得救的人还会再次灭亡。
    • 其次,一个人也不必永远被罪辖制,「恶人的恶,在他转离恶行之日也不能使他倾倒」(12节)。相反,恶人若是离恶回转,就「必定存活,不至死亡」(15节),「他所犯的一切罪过都不被记念」(16节)。这并不是因为将功补过,而是因为神的怜悯。神并不喜悦恶人死亡(11节),所以用恩典遮盖了悔改者的罪孽。不但如此,祂还以「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罗二4)给人提供悔改的机会,因为祂「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三9)。
  • 神让百姓反省是「主的道不公平」(17节),还是「他们的道不公平」(17节)。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神宣告:「我必按你们各人所行的审判你们」(20节)。人性都喜欢把自己的失败合理化,竭力将责任推卸给他人;人性也喜欢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竭力把责任推脱给过去。但神的审判是公义的,祂给了每个人选择的自由和机会,也让每个人都为当下的选择负责。因此,每个失败者都还有重来的机会,每个软弱者都应当立刻播种——因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六17),祂「必按你们各人所行的审判你们」。因此,信徒永远都活在今天(18-19节),昨天的失败和成就都不能成为今天的拖累与羁绊——「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三13-14)。

【结三十三21】「我们被掳之后十二年十月初五日,有人从耶路撒冷逃到我这里,说:『城已攻破。』」

【结三十三22】「逃来的人未到前一日的晚上,耶和华的灵(原文是手)降在我身上,开我的口。到第二日早晨,那人来到我这里,我口就开了,不再缄默。」

  • 21-22节宣告城已攻破,成为先知事奉新的开始。
  • 「被掳之后十二年十月初五日」(21节),是在耶路撒冷被毁十八个月以后(耶三十九2),消息才传到被掳巴比伦的百姓当中。从耶路撒冷到巴比伦,正常需要走四个月(拉七9),这位报信者很可能是第三批被掳的人之一,历经周折,才辗转到此,所以用了十八个月。报信者的时间尽在神的掌握之中(22节;二十四2、26),但神却并不急于让百姓听到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也不急于验证先知的预言(30-33节)。
  • 这一天是以西结事奉的转折点。过去,以西结用了七年半的时间预言圣城将要被毁(一2),现在终于成为现实。过去,以西结不能随便说话,现在圣灵却开了他的口(二十四27),使他「不再缄默」(22节)、可以自由说话,目的是「为他们作预兆,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二十四27)。
上图:19世纪末法国画家詹姆斯·迪索(James J. Tissot)的油画:主前586年耶路撒冷陷落、犹大被掳。

上图:19世纪末法国画家詹姆斯·迪索(James J. Tissot)的油画:主前586年耶路撒冷陷落、犹大被掳。

【结三十三23】「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结三十三24】「『人子啊,住在以色列荒废之地的人说:“亚伯拉罕独自一人能得这地为业,我们人数众多,这地更是给我们为业的。”」

【结三十三25】「所以你要对他们说,主耶和华如此说:你们吃带血的物,仰望偶像,并且杀人流血,你们还能得这地为业吗?」

【结三十三26】「你们倚仗自己的刀剑行可憎的事,人人玷污邻舍的妻,你们还能得这地为业吗?」

【结三十三27】「你要对他们这样说,主耶和华如此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在荒场中的,必倒在刀下;在田野间的,必交给野兽吞吃;在保障和洞里的,必遭瘟疫而死。」

【结三十三28】「我必使这地荒凉,令人惊骇;她因势力而有的骄傲也必止息。以色列的山都必荒凉,无人经过。」

【结三十三29】「我因他们所行一切可憎的事使地荒凉,令人惊骇。那时,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 23-29节是神纠正百姓对恩典的错觉。
  • 「住在以色列荒废之地的人」(24节),指耶路撒冷被毁之后,「护卫长尼布撒拉旦留下些民中最穷的,使他们修理葡萄园,耕种田地」(耶五十二16)。他们可能认为被掳的百姓不可能再归回了,所以自己就是产业当然的继承者。律法早已警告:「不可在争讼的事上偏护穷人」(出二十三3),因为人从来都不是越可怜越正确,也不是越贫穷越属灵。这些原先最受欺压的弱势群体,一夜之间却成了「狂傲的人」(耶四十三2),内心充满「因势力而有的骄傲」(28节)。在今天一些「政治正确」的社会里,这一幕每天都会重演。
  • 这些劫后余生的余民不但没有学到功课、谦卑悔改,反而更加狂妄自欺,认为既然「亚伯拉罕独自一人能得这地为业」(24节),他们「人数众多」(24节),东山再起的条件更加优越。因此,神在宣告复兴的恩典之前,首先要纠正百姓对于恩典的错觉:
    1. 恩典并不是根据势力(申二十六5),而是根据应许。因此,无论人怎样「人数众多」,都不能成为得产业的根据。
    2. 恩典并不是根据行为,而是圣约。因此,承受恩典的人首先必须是圣约的百姓。人若不肯遵行圣约,就不要幻想承受圣约的产业(24b)、只能接受圣约的咒诅(27-29节;五17;十四21;申二十八15-68)。犹大余民既然处处违背圣约(25-26节),怎么「还能得这地为业吗」(25、26节)?
    3. 亚当的后裔已经「全然败坏」(申三十一29),凡是出于肉体的也都必败坏。因此,人若想倚靠行为承受恩典、倚靠肉体遵行神的旨意,无论出发点有多么善良,结果都会背道而驰:表面上是尽心爱神,实际上是「吃带血的物,仰望偶像」(25节);自以为是爱人如己,实际上是「杀人流血」(25节);起初是想伸张公义,结果却是「倚仗自己的刀剑行可憎的事」(26节);动机是要追求圣洁,结果却是「人人玷污邻舍的妻」(26节)。

【结三十三30】「『人子啊,你本国的子民在墙垣旁边、在房屋门口谈论你。弟兄对弟兄彼此说:“来吧!听听有什么话从耶和华而出。”」

【结三十三31】「他们来到你这里如同民来聚会,坐在你面前仿佛是我的民。他们听你的话却不去行;因为他们的口多显爱情,心却追随财利。」

【结三十三32】「他们看你如善于奏乐、声音幽雅之人所唱的雅歌,他们听你的话却不去行。」

【结三十三33】「看哪,所说的快要应验;应验了,他们就知道在他们中间有了先知。』」

  • 30-33节是神提醒先知:百姓仍未苏醒、守望还要继续。
  • 「因为他们的口多显爱情,心却追随财利」(31节),可译为「因为他们口里说爱,心却追随财利」(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形容这些百姓的回转只是停留在口上,并没有进入心中。
  • 「他们看你如善于奏乐、声音幽雅之人所唱的雅歌」(32节),可译为「看哪,他们看你如同一个唱情歌的人,声音优雅、善于奏乐」(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但神差遣先知「吹角警戒众民」(3节),并不是要让人叫好欣赏,而是要使人扎心悔改。
  • 现在,以西结的预言已经应验,不但有了声望、而且可以自由说话(22节)。但是,先知第二次奉差遣的事奉道路并没有因此更加平坦,反而遇到了更大的挑战。因为百姓灵里仍未苏醒,他们把先知当作明星,大家都在谈论他(30a)、争相听他的预言(30b),但听了「却不去行」(31、32节)。
  • 神早已宣告:「被掳去的犹大人,就是我打发离开这地到迦勒底人之地去的,我必看顾他们如这好无花果,使他们得好处」(耶二十四5),这并不是因为被掳的百姓更加属灵。留在犹大的余民固然不认识恩典(23-29节),被掳巴比伦的百姓也没有多少悔改的诚意。表面上,他们踊跃参加聚会,在先知面前「如同民来聚会」(31节),坐在他面前仿佛是神的百姓,口中还连连称赞;他们渴慕神的话语,把先知看作「一个唱情歌的人,声音优雅、善于奏乐」,听得如醉如痴。实际上,他们听了「却不去行」,只是口里称赞「很棒的信息、很有得着」;因为他们的「心却追随财利」(31节),只关心自己能否从中得着好处。
  • 「看哪,所说的快要应验;应验了,他们就知道在他们中间有了先知」(33节),这并不是指圣城被毁的应验,而是争战得胜的应验。因为只有那时,百姓才能在灵里真正得着复兴:「从那日以后,以色列家必知道我是耶和华——他们的神」(三十九22)。
  • 以西结的世代,并不是惟一一个把敬拜娱乐化的时代,也不是唯一一个把讲道当作表演的时代。今天,不少人的听道也像是欣赏音乐,虽然心旌摇荡,但却转瞬即逝;有些人的讲道也像在表演情歌,表面引人入胜,但却无法扎心。许多人只是口头爱慕神的话语,对于神的旨意和国度却毫无兴趣,心中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难处得解决、心灵蒙安慰。人的生命若是还没被圣灵改变,神的话语永远都只是耳旁之风——审判的信息固然无人爱听,复兴的应许也会被人忽略;先知即将发表国度的复兴计划,百姓却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但是,神的计划从来都不会因着人跟不上而耽延,所以祂宣告:「看哪,所说的快要应验;应验了,他们就知道在他们中间有了先知」,因为国度的复兴是神「亲口应许,亲手成就」(王上八24)。



来源:https://cmcbiblereading.org/

 






上一篇:以西结书第32章逐节注解、祷读
下一篇:以西结书第34章逐节注解、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