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下第1章逐节注解、祷读

【王下一1】「亚哈死后,摩押背叛以色列。」

摩押米沙石碑(Mesha Stele)上记载,摩押曾先后被大卫(撒下八2)和暗利征服。亚哈去世以后,摩押王米沙可能见到继位的亚哈谢的身体软弱(2节),所以起来反叛,脱离以色列独立。

上图:1868年在约旦发现的摩押王米沙石碑(Mesha Stele),现存于卢浮宫。碑文以原始希伯来字母书写,大约刻于主前840年,以纪念米沙王战胜以色列王。这块石碑证明了圣经有关以色列人及摩押人争战的事件(王下一1-三27),并提到了以色列王暗利的名字。其中褐色部分是原来石碑的碎片,黑色光滑部分是1870年代重建的。石碑被发现时是完全的,后来奥斯曼帝国卷入了所有权纠纷,拥有石碑的贝都因部落便在篝火上加热石碑、然后浇冷水,打破了石碑。但发现者之前已经拓下了完整的碑文,最后重建了石碑。

上图:1868年在约旦发现的摩押王米沙石碑(Mesha Stele),现存于卢浮宫。碑文以原始希伯来字母书写,大约刻于主前840年,以纪念米沙王战胜以色列王。这块石碑证明了圣经有关以色列人及摩押人争战的事件(王下一1-三27),并提到了以色列王暗利的名字。其中褐色部分是原来石碑的碎片,黑色光滑部分是1870年代重建的。石碑被发现时是完全的,后来奥斯曼帝国卷入了所有权纠纷,拥有石碑的贝都因部落便在篝火上加热石碑、然后浇冷水,打破了石碑。但发现者之前已经拓下了完整的碑文,最后重建了石碑。

【王下一2】「亚哈谢在撒马利亚,一日从楼上的栏杆里掉下来,就病了;于是差遣使者说:『你们去问以革伦的神巴力·西卜,我这病能好不能好。』」

【王下一3】「但耶和华的使者对提斯比人以利亚说:『你起来,去迎着撒马利亚王的使者,对他们说:“你们去问以革伦神巴力·西卜,岂因以色列中没有神吗?”」

【王下一4】「所以耶和华如此说:“你必不下你所上的床,必定要死!”』以利亚就去了。」

  • 「以革伦」(2节)是非利士五城中最北的一个。「巴力·西卜」(2节)的意思是「苍蝇之主」。在新约中,「别西卜」(太十二24)被用来称呼鬼王。
  • 「耶和华的使者」(3节)可能是一位天使。天使没有称亚哈谢为「以色列王」,而是「撒马利亚王」(3节),可能特地要突出「以色列中没有神吗」(3节)这句话。
  • 人一旦开始拜偶像,必然会越拜越多,寻找更灵验的偶像。经过了迦密山的神迹和米该雅的预言,亚哈谢对他父母敬拜的腓尼基巴力和亚舍拉都失去了把握,但还是不肯回转归向以色列的神,而是派人去非利士求问传说中比较灵验的非利士偶像「巴力·西卜」。
  • 亚哈谢可以弃绝自己的神(耶十五6),但信守的神却永不弃绝自己的百姓(赛四十一9;何十一8),所以再一次差遣以利亚,让神的百姓知道在悖逆的以色列中仍然有神(3节)。
上图:1996年在以革伦遗址出土的主前7世纪早期王室奉献碑文(Ekron Royal Dedicatory Inscription),现存于以色列博物馆。碑文上刻着以革伦的名字,因此确定了以革伦遗址的准确位置。

上图:1996年在以革伦遗址出土的主前7世纪早期王室奉献碑文(Ekron Royal Dedicatory Inscription),现存于以色列博物馆。碑文上刻着以革伦的名字,因此确定了以革伦遗址的准确位置。

【王下一5】「使者回来见王,王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回来呢?』」

【王下一6】「使者回答说:『有一个人迎着我们来,对我们说:“你们回去见差你们来的王,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你差人去问以革伦神巴力·西卜,岂因以色列中没有神吗?所以你必不下所上的床,必定要死。”』」

【王下一7】「王问他们说:『迎着你们来告诉你们这话的,是怎样的人?』」

【王下一8】「回答说:『他身穿毛衣,腰束皮带。』王说:『这必是提斯比人以利亚。』」

  • 「身穿毛衣,腰束皮带」(8节),是先知以利亚标志性的粗陋服装。
  • 施洗约翰也「身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太三4),表明他的使命与以利亚相同(可九12-13)。

【王下一9】「于是,王差遣五十夫长,带领五十人去见以利亚,他就上到以利亚那里;以利亚正坐在山顶上。五十夫长对他说:『神人哪,王吩咐你下来!』」

【王下一10】「以利亚回答说:『我若是神人,愿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你和你那五十人!』于是有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五十夫长和他那五十人。」

  • 亚哈谢「差遣五十夫长,带领五十人去见以利亚」(9节),是想囚禁或杀害先知,以为这样就可以解除先知的咒诅。
  • 第一位五十夫长只害怕王权,却不敬畏神,所以对以利亚说:「王吩咐你下来」(9节)。而神就像当年在迦密山一样(王上十八38),从天上降下火来,「烧灭五十夫长和他那五十人」(10节),是要向百姓表明:「耶和华是神」(王上十八37),王连神的先知都不能随意「吩咐」(9节),更不能不敬畏、顺服神了。

【王下一11】「王第二次差遣一个五十夫长,带领五十人去见以利亚。五十夫长对以利亚说:『神人哪,王吩咐你快快下来!』」

【王下一12】「以利亚回答说:『我若是神人,愿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你和你那五十人!』于是神的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五十夫长和他那五十人。」

第二位五十夫长不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更张狂地说:「王吩咐你快快下来」(11节),结果同样没有好下场。

【王下一13】「王第三次差遣一个五十夫长,带领五十人去。这五十夫长上去,双膝跪在以利亚面前,哀求他说:『神人哪,愿我的性命和你这五十个仆人的性命在你眼前看为宝贵!」

【王下一14】「已经有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前两次来的五十夫长和他们各自带的五十人;现在愿我的性命在你眼前看为宝贵!』」

【王下一15】「耶和华的使者对以利亚说:『你同着他下去,不要怕他!』以利亚就起来,同着他下去见王,」

【王下一16】「对王说:『耶和华如此说:“你差人去问以革伦神巴力·西卜,岂因以色列中没有神可以求问吗?所以你必不下所上的床,必定要死!”』」

  • 第三位五十夫长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在神面前自卑,所以神的怜悯就立刻临到他,天使让以利亚「同着他下去,不要怕他」(15节),只有神的话才能指挥神的先知。
  • 以利亚曾在耶洗别的恐吓面前「起来逃命」(王上十九3),现在却毫不畏惧。因为神的话来了,神的权柄也来了,这权柄胜过地上一切君王的权柄。以利亚带着神的权柄去见王,宣告了神的审判(16节)。

【王下一17】「亚哈谢果然死了,正如耶和华借以利亚所说的话。因他没有儿子,他兄弟约兰接续他作王,正在犹大王约沙法的儿子约兰第二年。」

【王下一18】「亚哈谢其余所行的事都写在以色列诸王记上。」

  • 亚哈谢与第二位五十夫长一样(11节),同样学不到教训,所以没有像父亲亚哈那样自卑(王上二十一29),作王一年就病死了。
  • 「亚哈谢」(17节)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掌握」,「约兰」(17节)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是被称颂的」。行恶「比他以前的以色列诸王更甚」(王上十六33)的亚哈,竟然给两个儿子起了这么属灵的名字,实在是一个讽刺。但亚哈心中的「耶和华」,其实只是他所想象的金牛犊。并不是自称信神、信耶和华的人,就是我们主内的弟兄姊妹;只有那位在圣经中自我启示的三一真神,才是我们所信的神。
  • 神三次提醒百姓:「以色列中没有神吗」(3、6、16节)?并且亲自用祂的作为回答了这个问题:百姓虽然悖逆,但信实的神还是他们的神,祂仍然在他们中间施行审判,也仍然在他们中间显出恩典和怜悯。今天,有些信徒的生活好像也是「教会中没有神」,明明知道「耶和华是神」(王上十八37),遇到难处还是到处找偶像帮忙,追求各种势力、方法和技巧,就是不肯回到神面前认罪悔改,单单倚靠神。这是因为他们所敬拜的神和亚哈谢一样,只是金牛犊。
  • 从王上二十到本章,这四章都有共同的主题,是在迦密山的神迹之后:
    1. 显明「耶和华是神」(3节;王上二十13、28;王上二十一19;王上二十二38);
    2. 显明神「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罗二4),百姓越悖逆,神越赐下恩典和话语,「并没有弃绝祂预先所知道的百姓」(罗十一2),因为「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罗十一5)。
    3. 显明人的全然败坏,不但神迹(王上十八章)不能使人的心回转,恩典(王上二十章)、律法(王上二十一章)、榜样(王上二十二章)或是历史的教训(王下一章),都不能使未蒙拣选的人回转归向神。因此,神说:「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耶三十一31),由圣灵亲自动工,「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耶三十一33)。因为亚当里的旧人已经「全然败坏」(申三十一29),只能倚靠基督救我们「脱离这取死的身体」(罗七24),重新「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四24)

《列王纪》背景

  《列王纪》的希伯来名是「列王 ????????/ Melakhim」。在希伯来文圣经中,《列王纪上、下》是同一卷书,紧接在《撒母耳记》之后。七十士译本为了方便,将《撒母耳记》和《列王纪》各分为上下两册。希腊文七十士译本把《撒母耳记上、下》和《列王纪上、下》合称为《王国记一、二、三、四卷》,拉丁文武加大译本称之为《列王纪一、二、三、四卷》。本书的内容承接《撒母耳记》,记录了从所罗门继位(主前970年)到犹大王约雅斤被释(主前560年)大约四百年的历史。这是一部国度的兴衰史,神的百姓从所罗门的盛世开始,很快盛极而衰,经历南北分裂、起起落落,最终北国以色列被亚述掳去,南国犹大被巴比伦掳走。

  在《撒母耳记》的时代,神抑制了列国的势力,南方的埃及第二十一王朝停止对外扩张,大卫的国度得以扩展到整个应许之地:「从哈马口直到埃及小河」(王上八65;民三十四1-12)。而在《列王纪》的时代,神允许周围许多强权此起彼落、互相争霸,作为管教和造就百姓的工具(赛十5)。当时的中国是从西周的周穆王时代,一直到春秋时期孔子(约主前551-479年)出生之前;而美索不达米亚则相继崛起了亚述和巴比伦两个与埃及争霸的大帝国,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属灵上都对位于「世界十字路口」的百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神的百姓在列强环伺中屡败屡战、苦苦挣扎。

  《士师纪》所记录的三百年,是「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二十一25)的失败历史。而《列王纪》所记录的四百年,虽然百姓有了王,但北国的以色列王都带头拜偶像,「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王上十四16);南国的犹大王则在顺服神与拜偶像之间来回摇摆,即使是努力带动国度复兴的希西家和约西亚,也不能阻止百姓属灵光景的每况愈下;最后,南北两国都落到神公义的审判里。这四百年,也是神彻底对付偶像的四百年,有了这四百年惨痛的教训,被掳回归的百姓再也不敢拜偶像了。

  《列王纪》不但是历史的记录,更是先知的话语,所以在希伯来圣经《塔纳赫》(?????? / Tanakh)中被列为《早期先知书》(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的最后一卷。《早期先知书》记录了神的百姓从进迦南到被掳巴比伦的历史,但先知的作品从来都不是为了写历史而记录历史,他们更关心的是神借着历史所显明的心意,好作为后人的鉴戒。因此,《列王纪》中人物、事件所占的篇幅,并不是根据其政治地位、执政时间或治国成就,也没有罗列所有的历史资料,而是按照属灵的意义加以取舍、整理,评价君王的标准是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王上十五5),还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王上十一6)。例如:北国的暗利当时在国际上很有影响,但在本书中却没有什么存在感;北国亚哈王的夸夸之战(Battle of Qarqar)是以色列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却被作者完全无视;南国玛拿西五十五年漫长的统治,被一笔带过;而忠心顺服神的希西家、约西亚,神差遣挽回百姓的先知以利亚、以利沙,则着墨甚多。本书所记录的历史可分成八个阶段:

  1. 所罗门继承大卫的王位(王上一二章);
  2. 所罗门的荣耀(王上三十一章);
  3. 南北分裂(王上十二十三章);
  4. 先知以利亚之前的历史(王上十四十六章);
  5. 以利亚先知时期的历史(王上十七王下一章);
  6. 以利沙先知时期的历史(王下二十三章);
  7. 北国以色列被掳之前的历史(王下十四十七章);
  8. 南国犹大最后的历史(王下十八二十五章)。

  《列王纪》是在圣灵的管理下,根据《犹大列王记》(王上一5315处提到)、《以色列诸王记》(王上十四1918处提到)、《所罗门记》(王上十一41)等已经失传的古代文献编撰而成。本书的内容强调先知的工作,特别着重描述以利亚和以利沙的工作,因此,作者可能是一位先知。书中所用的语言和写作风格与《耶利米书》相似,内容资料也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犹太传统认为耶利米是《列王纪》的编撰者。本书大约在主前560年约雅斤被释(王下二十五27)之后、主前538年从巴比伦回归之前最后完成,先知要回答被掳的百姓心中的疑问:神的选民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可怜的光景,神对大卫宝座的应许到底还算不算数?先知所要传达的信息是:一方面,国度的兴衰取决于百姓是否忠于圣约、遵守神的律法(申二十八);另一方面,不管人怎样软弱、失败,神都有办法挽回自己的百姓,因为神才是历史的掌管者。一切都在神的管理之中,神借着百姓四百年的挣扎,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亚当的后裔已经全然败坏,即使所罗门那样最有智慧的人,也不可能倚靠肉体顺服神、遵行律法;这四百年又让我们认识:「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一9),百姓并没有从失败的历史中学到教训,正如黑格尔(G. W. F. Hegel,1770-1831年)所说的:「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教训,就是我们从来没有从历史中学到教训。We learn from history that we do not learn from history.」;这四百年更让我们看到,神给大卫永远国度和宝座的应许实际上是无条件(撒下七16),它并不能倚靠人的热心来实现,也不能根据人的努力来维持,只能倚靠神自己亲自来成就(撒下七14-15)。

  因此,《列王纪》的重点不是神的赏善罚恶,因为人实在是乏善可陈。圣灵既让我们看到亚当后裔的绝望和全然败坏,也要我们看到神的信实和力挽狂澜,「祂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也没有照我们的罪孽报应我们」(诗一百零三19),却是在公义之中存留恩典:「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灭」(赛四十二3)。即使是在北国都拜巴力的时候,神也能「在以色列人中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与巴力亲嘴的」(王上十九18);即使是耶洗别的女儿亚她利雅几乎剿灭犹大王室(王下十一1),神也能保存大卫的后裔;即使是玛拿西的五十五年执政期间罪恶「充满了耶路撒冷」(王下二十一16),神也能让百姓重新「在耶和华殿里得了律法书」(王下二十二8)。而当这段失败的历史即将结束在黑暗里的时候,神亲自宣告:「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耶三十一31),向绝望的百姓指明了光明的前途;又借着犹大王约雅斤的被释与高升(王下二十五30),让被掳的百姓看到了希望:神「必建立大卫倒塌的帐幕,堵住其中的破口,把那破坏的建立起来」(摩九11)。因此,《列王纪》向我们展现的不是遥远的历史,而是永不改变的神在我们身上工作的法则;虽然我们和过去的以色列人一样软弱、败坏,但圣灵必然会挽回神所拣选的人,因为「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腓一6)。




来源:https://cmcbiblereading.org/

 






上一篇:列王纪上第22章逐节注解、祷读
下一篇:列王纪下第2章逐节注解、祷读